主页 > 资讯 > 热点 1月60000台!华为,卖爆单!

1月60000台!华为,卖爆单!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0月15日,问界新M7累计大定突破60000台,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最近我们的订单非常好,首销大定过了6万台,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高质量的生产交付。我们全力以赴,让大家尽快把新车开回家!”

随着十一小长假的发酵,问界M7的热度不断攀升。无论是让余承东朋友圈直呼“奇迹”的订单量,还是理想战略会上重点被提及的“避开华为锋芒”,都说明了重新归来的华为,其号召力和影响力让造车新势力难以望其项背。

谁能想到在一年前,任正非还一度将“活下去”作为公司的主要纲领。

问界:华为起死回生

2021年12月,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发布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基于赛力斯与华为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共识,以及关于汽车革新的思考,AITO融合了赛力斯在纯电驱增程技术领域、智造精品的能力,以及华为在信息通信、智慧出行等领域的前沿技术。

2022年7月,在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AITO问界M7。随后,重庆、深圳两地启动首批现车交付,后续将在全国已建成的700余家用户中心或体验中心陆续开始现车交付。

然而,问界的销量却一直面临压力。今年以来,AITO微信公众号不再每月披露交付量,只是零散发布数据。4月,AITO问界交付新车4585辆,5月交付5629辆,8月5018辆,还未有月交付量过万辆的喜讯传出。

这时,问界新M7横空出世,让余承东连连感慨“起死回生”。

9月12日,华为以一款中大型SUV——问界新M7,高喊五次“遥遥领先”的口号。共推出5款细分车型,售价区间为24.98万—32.98万元。

外观方面:问界新M7采用双层布局。上部由贯穿式LED灯带和窄长条进气口与两侧造型极富张力的前大灯组相连,下部前包围上布置了大尺寸梯形进气口,内部以横辐条中网组成,使得前脸视觉效果偏向力量感的营造。

智驾方面:问界新M7搭载了鸿蒙智能座舱3.0和华为高阶智能驾驶2.0,堪称双智天花板。其中,鸿蒙智能座舱3.0支持百万手机应用和离线地图语音操控;华为高阶智能驾驶2.0能够做到超精准识别障碍物,还可以智慧泊车和主动礼让行人。

动力方面:问界新M7配合全新智能增程技术,智能识别使用工况与环境,合理分配增程器与电机之间的使用策略,四驱版百公里加速4.8s,动力性能同级领先。在满油满电工况下,问界新M7CLTC综合续航里程1300km ,CLTC纯电续航里程240km,馈电工况下油耗低至5.6L/100km,实现了超长续航与超低能耗。

在余承东看来,问界新M7系列上重金投入了五个亿,用了扎实的材料、最好的技术,让它不仅成为智能座舱天花板,还是智能驾驶天花板,更是智能安全天花板。

造车:华为艰难选择

2019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三,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开始对华为展开一系列的制裁活动,登上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意味着美国供应商不能再为华为提供芯片、软件以及基础元器件。同时,美国“督促”其盟友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和购买华为的5G设备。

不得已,华为为了拓展业务发展方向,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以此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

燃油车与新能源,为何华为会将目光锁定在智能汽车领域?

首先,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大变革。9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90.4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7%,预计全年可实现900万辆,市场一片看好;其次,华为在软、硬件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自然能为车型更好地赋能。

目前,华为仍然坚持不造车,而是与车企分为三类模式进行合作。

一、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如电机、模组、激光雷达等;

二、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HI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

三、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参与从产品设计、智能化解决方案到营销和终端销售的全流程。

8月31日,华为对车BU进行重大战略调整。调整后,华为车BU将会对智能驾驶业务加大投入,中低阶自动驾驶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包括MDC域控等核心产品。

对于本次调整的原因,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为了降本增效,减少对非核心业务的投入,作为部门负责人,余承东承受很大的盈利压力。

现阶段,华为仍在求生存阶段,资金问题难解决。手机等现金流支柱业务被制裁遏制,缺少为造车持续供血的来源。余承东曾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坦言,“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绝对是烧钱的生意。华为车BU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盈利,为此得先帮汽车公司卖100万辆车。”

智驾:华为热销背后

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智能座舱成为最先迎来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车搭载智能座舱上险量为139.39万辆,同比增长97.88%。

一方面,汽车业界玩家不断延伸能力圈,整合产业链、合作上下游,增强软硬件掌控能力,造车新势力全栈自研,传统车企合作求变。另一方面,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等外来玩家入局,分享红利。

从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开始,华为正式涉足汽车行业至今已有五个年头,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在供应链中取得话语权。

HarmonyOS 4.0:作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HarmonyOS的最新一代,该座舱在车机中实现多人多设备、多屏多音区,支持六音区声源定位,多人多屏多音区并发控制,相比2.0和3.0版本,HarmonyOS 4.0实现了舱内眼球位置追踪及眼部状态识别,并支持多屏多通道双向流转,多屏跨设备投屏。

HUAWEI ADS 2.0:官方介绍,HUAWEI ADS 2.0采用GOD网络,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融合的感知,对侧翻车辆、掉落的大纸箱、落石、倒地大树等异性障碍物也能顺利识别并减速刹停。打破了传统自动驾驶依赖高精地图的限制,使得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问界新款M7爆火的背后,预示着市场逻辑发生转变。过去几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快速攀升是电机驱动取代内燃机驱动,带来的性能、经济性、舒适性的提升,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0%后,智能驾驶领域成为下一个风口。华为,无疑已经走在了最前面。

2023年,华为的“汽车生态”布局初见成效,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正在经历市场驱动的历史拐点,催动产业加速裂变,也为华为等跨界者创造了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