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小米汽车9.9万、14.9万?雷军回应

小米汽车9.9万、14.9万?雷军回应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2月28日,雷军宣布造车1003天后,小米汽车终于亮出真身。长达3个小时的发布会上,雷军不止一次地提及他对小米首款量产车“小米SU7”的高期待与高要求。

在雷军看来,“小米汽车将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他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

当然,雷军的自信来自小米汽车五大自研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

五大科技,一网打尽

作为小米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对标宝马5系,共提供海湾蓝、雅灰、橄榄绿三款配色。

单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299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5.28秒,配备容量为73.6kWh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668km;双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为673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2.78秒,配备容量为101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800km。

同时,雷军强调,“这样的车9.9万是不可能的,14万9也不可能,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

不过,贵有贵的道理,高售价的底气来自于技术上的突破。

电驱方面:

在自嘲因推迟发布时间导致原业界最高转速电机成绩被友商截胡后,小米发布自研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三款超级电机,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S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以媲美燃油时代大V8、大V6动力总成的性能刷新行业天花板。

其中,HyperEngine V8s转速达27200rpm,功率密度达到10.14kW/kg,已经超过特斯拉当前最先进水平的60%以上。为匹配远超行业标准的27200rpm转速,HyperEngine V8s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和S型立体油路设计。定子部分通过双循环立体油路,散热面积增大了100%,实现了最高20度的降温;转子部分则利用专利S型油路,散热面积增加了50%,达到了最高30度的降温效果。

其次,HyperEngine V6/V6s超级电机,以21000rpm的转速位居行业第一梯队,采用了AI仿真技术优化转子应力,将定转子气隙极限缩减至1.3mm,进一步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电池方面:

小米自研全新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雷军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宣称的800V,实际只有700多甚至是500多,但小米不会这样做,而小米的最高电压达871V,级别可以达到900V的水准。”

此外,小米自主研发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采用地板上盖二合一、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极简线束等,使集成效率整体提升24.4%,并释放了17mm的高度。

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128项电池领域专利全面提升,小米采用行业一流标准安全设计。泄压阀朝下的设计可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在55度满电的情况下,即使水冷系统不工作,也无明火,无热蔓延。

大压铸方面:

小米发布自主设计的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超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6000吨,比特斯拉在美国最先进的9000吨还要更强。

一方面,该集群设备占地面积840m²,总重量1050t,锁模力达到行业之巅的9100t。小米自研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可在2秒内完成检测,拥有10倍于人工的高效率、5倍于精英的高精度。

该技术的运用,使得小米汽车的后地板实现了72个零件合一的壮举,焊点减少840个,整体重量减轻17%,生产工时大幅减少45%。

另一方面,小米还自研了合金材料“泰坦合金”,含30%循环铝,使每个零件碳减排352.53Kg,峰值产能相当于每年多种植488万棵树。

智能驾驶方面:

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构成了小米智能驾驶的三项关键技术。

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顾名思义即可以像人眼一样变焦,动态调节感知范围,可以实现在高速场景看的更远,城市场景看的更宽,地库泊车的时候看的更清楚。

道路大模型不仅能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节行驶轨迹,还能在复杂的十字路口工况下,不依赖高清地图也能顺利导航。通过学习复杂路口工况和老司机驾驶习惯,制定更合理的行驶轨迹,针对突发状态进行动态绕行。

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在机械库位等应用场景中展现了惊人的实力,传统的占用网络,依靠的是自然语言模型,将障碍物描述成方块。小米在占用网络技术中加入了超分辨率的矢量算法,直接将路面上看到的所有可视物体,都模拟成连续曲面的立体物,以提高识别精度,实现精度小于0.1m。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拥有了顶级配置,包括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感知硬件则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智能座舱方面:

小米全车搭载5块屏幕,包括16.1英寸3K分辨率16:10中控生态屏、56英寸超大抬头显示屏、7.1英寸翻转式仪表屏以及后排座椅可以悬挂的平板。

为了保障极致的流畅体验,智能座舱搭载骁龙8295座舱芯片,保证了座舱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基于小米澎湃OS,其交互体验和手机平板一致,不用学习也能轻松上手,手机应用Pin到车上,秒变车机原生应用。小米平板生态实现无缝上车,米家设备实现无感上车。

发布会的最后,雷军直言,“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从手机行业到汽车行业的重大跨越,也是小米集团的全新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小米SU7不会再重现12年前小米1代以1999元的价格横扫市场的席卷之势。”

雷军造车,小米赌局

两年前,提起小米造车,可以说被很多人看好。雷军赌上最后一次战绩与声誉的创业,注定小米集团会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2021年3月,雷军正式官宣造车,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对于家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100亿美元绝对不算是一个小数目。

2021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雷军在投资者日上宣布,预计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正式量产。

2022年3月,小米集团公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中披露,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

2022年8月,雷军首次对外公布了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策略,能力覆盖高速、城区、停车场等场景,并有创新性的泊车服务一体化方案。

2023年8月,有网友曝光了小米汽车在新疆进行路试的谍照,从整车轮廓来看,依稀能看出一些效果图的样子。

2023年10月,在小米澎湃OS暨小米14系列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称集团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这个新战略,以人为中心、将“人车家全生态”有机整合,关键内核就是小米澎湃OS。

“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对于造车市场,雷军也显露出自己的担忧。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有超过487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到2023年,正常经营的造车新势力仅剩50家左右。五年时间里,430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竞争中消失或即将消失。

在这其中,小米到底有何优势?

首先,生态链完整。从手机到家电,小米的智能生活生态链搭建渐入佳境。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

其次,供应链质量。现阶段,小米已经投资了50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珠海冠宇等电池厂商、智能驾驶企业被收入囊中。

最后,技术链深入。至今,小米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投入31亿元,占小米整个研发开支19.38%。共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装置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等400余项专利。

过去,没有一家车企能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从行业调研、官宣造车、自动驾驶研发、公司收购、供应商对接、工厂选址、车辆下线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流程,小米汽车却做到了。

为何第一辆车选择做轿车?

雷军透露,被历史所记住的大部分名车都是轿车,所以坚定的选择做轿车,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做轿车难度更大,小米在所有技术决策里面,选择了最难也是最远的道路。

2023年,汽车行业的产能不足、缺料等情况都大幅改善,淘汰赛开始。种种迹象表明,左手握有销售平台,右手伸入智能汽车市场,小米造车看上去,似乎要比国内的很多造车新势力都要靠谱。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