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 > 数据分析 2月销量榜锐评:20家车企“KPI”如何了

2月销量榜锐评:20家车企“KPI”如何了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3月13日,各家汽车品牌的第二份月度销量榜单已经出炉,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和多地积极相应汽车“两新”政策,以及真金白银补贴刺激汽车市场消费,2月汽车市场呈现出良好增长态势。

今年前2个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增长16.2%和13.1%,汽车产量增速较1月扩大14.5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3.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均增长5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0.3%。

在此背景下,超20家车企销量如何了?

2月销量榜锐评:20家车企“KPI”如何了(图1)

“新能源”的回暖

首先,比亚迪稳坐销冠。

2025年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3.41万辆,销量为32.28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2.4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9.33万辆;2025年1—2月,比亚迪累计汽车销量62.34万辆,同比增长92.52%。

从细分市场来看,王朝和海洋系列成为主力车型,继续保持较高增长,2月共销售30.47万辆,同比增长167.1%;方程豹汽车销售4942辆,同比增长113.9%;腾势汽车销售8513辆,同比增长85.1%。仰望汽车也实现105辆的销量。

作为对比,吉利汽车是“自主五虎”中除了比亚迪外,唯一2月销量超20万的车企。其中,新能源汽车(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9.84万辆,同比增长约194%,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8%;奇瑞集团2月整体销售汽车18.09万辆,同比增长26.4%;长安汽车2月销量为16.14万辆,同比增长5.72%。

反观长城汽车,2月销量为7.79万辆,同比增长9.65%‌‌。尽管实现了同比增长,但与竞争对手相比,长城汽车的销量仍然较低。今年累计销量为15.88万辆,同比下降了9.28%‌。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74万辆。

其次,汽车央企再承压。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强化对央企的“精简优化”战略,在2024年3月5日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表示,要对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

2025年1—2月,中国一汽整车销量超46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超1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1.3%;自主新能源销量增速193%,是行业增速的5倍;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处于合资品牌领先地位。

2025年1—2月,东风集团累计汽车销量为22.59万辆,同比下降31.8%。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42万辆,上年同期为4.2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1万辆,同比增长9%。

2025年1—2月,长安汽车总销量43.71万辆,同比增长0.94%。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37.78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为28.72万辆,海外销量为10.9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7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五强”和“汽车央企”的双重争夺下。2025年1—2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55.91万辆,同比增长23.4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4.72万辆,同比增长17.49%。在海外市场上,上汽集团同样表现出色,今年累计销售量达13.66万辆,同比增长12.56%。而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上也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累计销售量达到2.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0%。

最后,赛力斯持续看好。

2025年2月,赛力斯集团销量为2.13万辆,同比下滑39.4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8万辆,同比下滑41.04%。赛力斯汽车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滑46.52%;2025年1—2月,赛力斯集团总销量为4.38万辆,同比下滑42.8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7万辆,同比下滑46.72%。赛力斯汽车销量为3.14万辆,同比下滑46.78%。

事实上,赛力斯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较高,反映出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积极布局和市场接受度。尽管面临销量下降的挑战,赛力斯集团在特定车型上的表现仍然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2025年2月,同样借力华为的江淮汽车销量2.69万辆,同比下降9.1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41辆,同比下降40.34%;2025年1—2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6.25万辆,同比下降9.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2154辆,同比下降22.13%。可以说,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品牌“尊界”是否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已经成为决定江淮汽车能否打赢“翻身仗”的重要因素。

需指出的是,尊界是华为现有“四界”中定位最高端的品牌,尊界S800在超越迈巴赫、劳斯莱斯的目标下,是最高达150万元的预售价,锚定百万级豪车细分赛道的同时,也变相放弃了更具备走量潜力的大众市场。

不难看出,今年2月春节之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新品发布和促销活动竞相开展,市场活力明显提升。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扩围和早早落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焕新刺激需求,汽车产销总体呈现稳步增长,为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新势力”的锋芒

首先,小鹏汽车重振旗鼓。

2025年2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05万辆,同比增长570%,成为当月交付量唯一突破3万辆的新势力车企。其中,小鹏MONA M03连续3个月交付超1.5万辆,小鹏P7+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3万辆;2025年1—2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6.08万辆,同比增长375.21%。

新一年到来之后,小鹏汽车势头似乎更猛了。在1月和2月连续两个月销量都超越了理想汽车。一方面,通过小鹏MONA M03等低价车型抢占市场份额,售价约10万—15万元,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通过XNGP(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增强产品竞争力,小鹏P7+是行业首个全系标配图灵AI高阶智驾的车型。

2025年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63万辆,同比增长29.7%,但环比下滑超12%;2025年1月—2月,理想汽车累计销量5.62万辆,同比增长9.29%;截至2025年2月28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19.01万辆。

本月以来,理想汽车频频“下猛料”以刺激销量。2月25日,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官图,新车定位为纯电中大型六座SUV,预计将在4月上海车展发布亮相;2月28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L系列推出限时购车优惠政策,至3月31日(含)定购理想L系列至高立省3.8万元。

而曾经“蔚小理三兄弟”之一,蔚来汽车明显跑输。2025年1—2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71万辆,同比增长48.76%。乐道品牌以低价刺激销量的策略并未获得好的效果,蔚来汽车将在4月推出“第三品牌”——萤火虫,该品牌定位智能电动高端小车,覆盖高、中、低市场的三品牌策略能为蔚来汽车带来多少增量,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次,雷军进场刺激流量。

在造车新势力榜单中的一大惊喜来自小米SU7,雷军的先天流量刺激市场。2025年2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万辆,已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累计交付超18万辆,还将持续扩充产能。在2月27日,面向豪华市场的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截至2月28日晚,小米SU7 Ultra大定已经突破1.5万辆。

小米集团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小米汽车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除了小米SU7 Ultra外,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小米YU7预计将在今年6、7月份正式上市。

数据显示,零跑汽车和小米汽车堪称“黑马兄弟”。今年累计销量5.05万辆,同比增长167.78%。展望2025年,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曾喊出最低目标:保底年销量50万辆,毛利率超过10%。

当然,“华为系”破局的鸿蒙智行也不甘示弱。2025年2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2.15万辆。其中,问界M9自2024年至今,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冠;问界新M7系列2月交付5204辆,稳居30万级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智界R7在2月交付8748辆,2025年累计交付20168辆;享界S9连续7个月成为40万以上豪华纯电轿车销冠。

最后,车企二代背靠大树。

相比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集团孵化的“创二代”们,销量逐渐冲高。在技术越发同质化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竞争依然是供应链和体系力的斗争。广汽集团旗下埃安品牌、长安集团旗下深蓝汽车、东风集团旗下蓝图汽车等都在拼杀。

广汽埃安方面:若按广汽集团公告,2025年2月广汽埃安的销量为1.45万辆,同比增长44.73%。今年累计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6.83%;若按广汽埃安口径,2025年2月广汽埃安的销量为2.09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44.95%。今年累计销量3.53万辆,同比下降15.3%。

长安深蓝方面:2月销量为1.87万辆,环比下降23.8%,同比增长87.5%;今年累计销量4.3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60.2%。按照产品规划,深蓝汽车在2025年将推出两款全新产品,包括深蓝S09和一款全新运动智能轿车,计划实现50万辆的全球销量目标,其国内市场为40万辆。

长安汽车旗下另一个新能源品牌——阿维塔:2月销量5182辆,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108%;今年累计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47.2%。为了促销量,阿维塔推出了阿维塔07 Pro+,2月份刚刚上市,增程版售价21.99万元,纯电版售价22.99万元‌。

吉利极氪方面:2025年2月,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宣告成立,整合后的极氪集团拥有极氪和领克两大品牌,首次公布销量3.13万辆,领跑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市场。其中,极氪品牌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86.9%,环比增长17.6%;领克品牌销量1.72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占比47.9%。

东风岚图方面:2月销量达8013辆,环比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增长151.82%;今年累计销量1.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56.72%。其中,岚图梦想家在2月持续热销,成为销量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北汽蓝谷方面:2月北汽新能源销量6227辆,同比增长401.77%;今年累计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391.99%。现阶段,北汽蓝谷已构建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产品矩阵渐趋完善,品牌形象日益丰富。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将成主要角逐领域。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高基数影响下未来新车销售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进入2025年后,各大车企排名和销量会发生怎样的洗牌,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