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消息,3月31日,一条“比亚迪要在印度砸100亿建厂”的消息刷爆全网。有网传消息称,比亚迪计划在印中南部特伦甘地邦首府海德拉巴投资100亿人民币。可不到24小时,比亚迪官方连发三次声明:“假的!别信!”
事实上,比亚迪在印度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2007年,比亚迪就已在金奈建厂造电动巴士。2013年以来,比亚迪将电动巴士带到了印度国内,与印度企业奥莱克特拉绿色科技公司合作设厂研发和制造电动巴士,一度拿下印度电动公交市场第二的份额。2022年到来,比亚迪正式宣布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发布了高端纯电SUV——元PLUS。
然而,好景不长。
数据显示,在2022年进军乘用车市场时,其首款高端SUV全年只卖了1280辆,而印度本土品牌塔塔同期的电动汽车销量是它的25倍。同时,印度政府认为比亚迪在其组装和销售的汽车进口零部件缴纳的税款过少,甚至与比亚迪进入谈判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印度第一次下手中国企业。此前,印度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以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裁定没收小米印度公司的555.127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并驳回小米的上诉。
彼时,小米印度发布声明,“我们正在研究该事项,并等待书面判决。在此,我们愿意重申——小米在印度的业务,符合印度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只搞“出口+合作”。
今年1月,比亚迪在印度2025巴拉特移动全球博览会上展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海狮07 EV出口版、宋Plus DM-i、仰望U8等车型,但车辆全部从中国进口。
2025年前两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62.3万辆,同比增长92.52%。其中,海外新能源乘用车合计销售约13.34万辆,同比增长124.27%。在智驾性能提升且售价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覆盖国家增至120个以上,销量目标为100万辆,全球销量有望突破550万辆。
“未来引领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13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从今天来看,正在变成事实。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竞争力都相对较强,产品种类也愈加丰富,供给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