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2月16日,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
具体来看,“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为CCC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此次CCC认证主要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固定充电桩、移动式充电设备、随车充电设备等。
通过实施CCC认证,可以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并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持续检查,有效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同时为便利有关企业获证,市场监管总局设置了1年5个月的过渡期。
“政策扶持”前景好
随着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增加、动力电池充电倍率提升,消费者对车辆快速补充电能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大功率直流充电”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需求不断涌现,加快修订筑牢充电基础设施安全底线成为行业普遍共识。
新规出台,基于什么原因?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中心主任刘永表示,“我国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超过了51万家,大多数是新增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存在对充电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对充电系统的整体性要求认识不足、对充电桩技术标准的把握不严的情况。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工作时间长、安装使用环境复杂等特点,一旦企业对质量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生产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李春江指出,“近几年来,由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引发的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呈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到了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对于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CCC认证工作将主要依据《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国家标准开展。”
新规出台,针对哪些指标?
一、2025年3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产品描述与界定见附件)CCC认证委托。承担相关认证、检测工作的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另行公布。
二、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三、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CCC认证通用规则和对应产品实施规则制定认证实施细则,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备案后,方可开展认证工作。
四、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应当在认证风险可控、保证认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信已有合格评定结果,减轻企业负担,便利企业获证。
中工汽车网分析认为,在未来10年,整个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会增长至少10倍,充电量至少增长8倍。充电网络建设不完善仍是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第一痛点,建设高质量的充电网络,将加速新能源汽车渗透,推动本地产业和生态的繁荣。
“战局激烈”赚钱难
“消费者心态正在发生改变。”
1995年,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在29年的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速度和高度。
2024年,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质量、技术、供应链体系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海外竞争力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这样庞大的市场,为何总是“充电难”?
一方面,充电桩在初期建设需要高昂的资金成本。在充电设备中,充电模块是核心和主要成本来源,占比50%。而充电模块最为核心IGBT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造成建设的高额成本。
另一方面,初期充电桩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通过补贴、优惠活动等促进其增量,造成高成本、低收入的运营模式。毛利率不高,充电桩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利益在前,如何做到破局?
首先,破除充电桩进小区难。一边是车主“一桩难求”,另一边是企业“有桩没车”。要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鼓励居住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优化充电桩道路布局。要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拓展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打造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
最后,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下乡。在农村地区铺设充电桩所面临的土地及电力难题将迎来科学化的解决,伴随着推广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模式、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等举措的实施,充电桩建设和运维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投资回报则将提高。
截至目前,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其中, 1—11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0%。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北、安徽、河南、四川、北京建设的公共充电桩数量排名前十,数量占比达69.1%。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动化”的造车生意,本质上是关于补能的生意。谁能在补能上为用户带来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打造出差异化竞争,谁就能先一步造出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