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事件持续发酵,多家权威媒体为此事发声。
21日晚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中消协也在网站上表示: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企业要认真倾听,真诚协商,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有效解决方案。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
昨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4月21日)也做出正式回应,责成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关行车数据。
特斯拉方面当日晚间对此事做出回应,表示: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愿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
此前,特斯拉曾发生多起事故,事故车主表述的原因多为“突然加速”、“刹车失灵”,这种情况下,后台数据成为了判定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
有业内人士表示:警方要求特斯拉方面提供源代码是非常关键的,不能特斯拉自己说“没事”就真没事了。
目前,特斯拉车辆行驶数据仅能通过其后台查看,车主无法获取数据,这就意味着事故发生后最终解释权掌握在特斯拉手中,但在此前多次事故中,特斯拉一直拒绝提供数据,事故大多在回应“车辆没问题”后便无疾而终,有网友甚至表示:需要在刹车处安装摄像头。
据悉,目前“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后台数据车主是否具有知情权”这一问题尚没有明确的发句规定,相关部门监管困难。
声明中特斯拉还表示将由政府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此前,特斯拉称投诉人不同意第三方进行技术鉴定,但该车主却表示,特斯拉解决方案中提到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是由特斯拉指定,车主表示对该机构并不信任。
除车辆质量问题外,引起热议的还有特斯拉方面的态度。
事件发生后,特斯拉方面态度强硬一如从前,特斯拉副总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但在多家媒体点名后,或迫于舆论压力,特斯拉终于道歉。
20日上午,新华社表示,“高管傲慢回应让人费解,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既不能鼓励维权者‘一闹就灵’,也不该让人觉得企业方‘店大欺客’。
21日晚间,新华社再次发文称:大企业该有大企业的担当,没有哪家企业可以恃强为所欲为,代表企业形象的高管更不能盛气凌人,充当什么“霸道总裁”。出了问题不彻改,有问题的高管不撤换,没有诚意糊弄事,终将再次吃教训。在这些问题上,特斯拉该从根子上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