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名为“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的文件引起行业关注,该文件落款为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有限公司。
文件显示: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2021年11月1日起,公司上调C08M等电池产品单价,含税价格在现行的Wh单价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20%。所有新订单将统一签署新的合同,并执行新价格,所有未执行完成的旧合同订单将关闭取消。
一位商家表示,“原材料涨得多,电池自然要涨价。宁德时代在上半年已经涨了一波,但他们外流产品比较少,也不知道具体涨幅有多少”。
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电池企业压力陡增。
据了解,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比亚迪在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喜忧参半,营收上涨五成,净利润下滑近三成。
数据显示,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从年初的10万元每吨到如今的40万元每吨,价格上涨近3倍,但其短缺仍未有好转的迹象,并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此外,碳酸锂、氢氧化锂、钴等重要原材料价格同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央视财经日前报道,截至10月8日,国内现货钴的价格已从去年四月不到24万元/吨的低位,上涨至超38万元/吨,涨幅近60%。
碳酸锂今年10月份双双突破了18万元/吨,接近19万元/吨,近一个月涨了50%以上,相比年初每吨5.7万元左右的价格,涨幅已高达23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下游需求旺盛和海外锂矿扩产不及预期等影响,碳酸锂价格或继续上升。
假设碳酸锂价格上升至25万元/吨,其他材料价格维持当前水平不变,锂电电芯成本将上涨0.08~0.09元/Wh,较当前成本上涨12~18%,届时电池系统成本可能重回1元/Wh。
这也使得消费者颇为担忧,是否会传导至下游使电动汽车也提价。
分析机构认为,电动车的物料成本分布中,电池物料成本的占比达到约35%,受性能、良率、成组率等因素提升的影响,电池企业实际增加的成本约为20%-25%。考考虑到议价、长期协议、补偿协议等因素,如果最终传导到整车厂端,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增加了约10%-20%,整车的物料成本大约上升3.5%-7%。
但从产销带来的规模化效应考虑,规模化生产降低的成本足以抵消电池价格提高的成本,下游车企不大可能大规模提高汽车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