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百万”合作!告吹?

“百万”合作!告吹?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0月25日,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10月25日表示,由于商业环境的变化,该公司正在搁置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3万美元(约合21万人民币)以下廉价电动汽车的计划。

2022年4月,本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将扩大合作伙伴关系,利用通用汽车的下一代Ultium电池技术,量产低价电动汽车,包括流行的紧凑型跨界车,预计将于2027年上市销售。

同时,由于美国汽车工人罢工事件持续发酵,造成了93亿美元(约合680亿人民币)的经济影响。通用汽车也在本周发表声明,称已无法确定今年是否能实现140亿美元(约合1024亿人民币)的利润预期。

种种原因的推动下,市场等来的非但不是两家公司合作的最新进展,反而是合作暂停的消息。

电动化的艰难转型

“未来的方向是电动汽车”,这句话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深入人心。汽车行业对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行业的转型,或者更确切地说,电气化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然而,在这场比赛中,本田汽车和通用汽车却面临着艰难的转型过程。

平成三十年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索尼、日立、三洋这些曾经席卷全球的日本企业品牌逐渐从巅峰滑落,松下、软银、东芝等巨无霸公司也相继拆分。

现如今,日本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裹挟下,不可避免地卷入变革之中。

2019年,时任本田汽车CEO的八乡隆弘曾强调,本田汽车没有任何结盟意愿,因为“一旦结盟另一方就会在我们的管理上指手画脚”。在八乡隆弘时代,本田汽车对于电动化和自动驾驶这些新技术一直表现得不是很热衷。此时,八乡隆弘还坚持2030年之前会一直坚持油电混动战略,而非纯电动。

2021年,新CEO三部敏宏上任后,本田汽车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三部敏宏宣布:到2040年,本田汽车在全球市场只销售电动汽车。

在这一终极目标的引领下,本田汽车设置了以2030年为期限的中期目标,届时将在全球市场上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并且,如果通过联盟能够让电动汽车产品尽快盈利,本田汽车愿意结盟。

相比之下,通用汽车的转型路则更为积极,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700亿元,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累计推出10款电动车型,这些车型将基于通用汽车自主研发的奥特能电动平台打造,具有高性能、高效率和高智能化的特点。

数据显示,通用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同比略增至161.9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售出67.43万辆车,同比增长21%,但在中国市场表现仍持续走低。销量同比下滑14%至54.2万辆。与之相应地,通用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也已经跌至8.3%。

显然,经过了近几年的激战与强势竞争、降价与明争暗斗,全球汽车销量情况出现两极分化,新旧势力交锋背后,是一个正在巨变的汽车市场。

罢工潮的利润挑战

‍对于在美国设厂的企业们,罢工可能会迟到,却不会缺席。

9月1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肖恩·费恩便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以及Stellantis三大车企进行合同谈判,寻求为其成员加薪46%以上和固定福利养老金,每周32小时工作制以及工作保障,保证停止使用临时工及其他权益。

此前,肖恩·费恩曾公开批评这些车企采取双重标准,管理层福利待遇好,而工人福利却没有得到保障,大多数工会成员至今还没有养老金,医保水平也不达标。

9月15日,由于与汽车制造商的协商仍然没有结果,三大汽车公司正式开始罢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成立88年以来,首次同时针对底特律三大车企的罢工。

10月24日,罢工规模再次扩大,通用汽车公司得克萨斯州工厂约5000名工人加入罢工,使得此次罢工总人数超过45000人。经熟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Stellantis成本人士的计算,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提出的一系列合同要求将使其劳动力成本每年增加450亿(约合3293亿人民币)至800亿美元(约合5854亿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行业,生产线的停止往往意味着制造的延迟和成本的增加。这种罢工不仅会损害汽车制造商的利益,也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以及依赖汽车行业的社区。

10月24日,通用汽车发布三季度财报,当季实现营业收入441.31亿美元(约合32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5%。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0.38亿美元(约合2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32%。

总的来看,对于三季度利润下滑,通用汽车回应是受到美国汽车工人联会和罢工带来的影响,使得三季度利润减少约2亿美元(约合14亿人民币)。

“公司已经向工会提供了创纪录的报价,将不会再签署任何危害公司未来的合同。我们不会同意一份不对我们的员工和股东负责的合同。”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表态。

智能电动化浪潮下,任何一家车企都不敢怠慢,作为美国百年车企巨头,自然也想在电动化大势下屹立于潮头。800亿美元(约合5854亿人民币)这种“惊人”的成本上涨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政策下的美国选择

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立场和观点对于理解这场罢工的影响以及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9月23日,比亚迪美洲区总裁李柯周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当前美国汽车制造业局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李柯认为,这次罢工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损害,并让美国总统拜登的吸引制造业投资的努力落空。

“所有汽车公司都面临着电动汽车的挑战,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困难了。”李柯说道,“一方面,美国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这次罢工又吓跑了所有人。”

外媒指出,今年年初,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正式生效实施,为购买北美制造的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高达7500美元(约合5万人民币)的税收抵免,造成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运营的成本过高,比亚迪的缺席使得美国消费者几乎不可能享受到世界上最便宜的电动汽车产品。

对于美国汽车业的未来,李柯提供了一些启示。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布局中,中国和美国无疑是两大重要的竞争者。“我强烈认为,《通胀削减法案》可能会阻碍美国的电动汽车的普及。”

因此,在政策方面,美国政府需要出台更多降低税收、提供补贴等有利于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政策,以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

其次,在市场方面,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复杂且依赖性强,其内部的团结至关重要,各方协调合作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在变革方面,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汽车、福特汽车、Stellantis。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改变布局。

“你没必要进入每一个市场,你只需要进入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市场即可。”李柯感叹。

本田汽车牵手通用汽车,初衷其实更多是想通过合作分担研发成本,并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合作搁浅,两家公司的电动化目标是否会受到影响仍有待观察。好的方面是,两家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除了经济型车型,还有氢能、Robotaxi的合作探索。

疫情时代初步结束,经济复苏带来消费升级,汽车消费或迎来风口。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