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8月21日,小米集团发布二季度业绩公告。其实现营收888.88亿元,同比大增32%,已连续4个季度同、环比实现正增长;整体毛利率20.7%;期间利润50.7亿元,同比增加38.3%;经调整净利润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20.1%。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首次披露了电动汽车的业绩表现。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该季度收入达到64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2亿元;营收占比7.2%,这说明尚未成为小米的营收支柱;毛利率为15.4%;经调整净亏损为18亿元。
“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评价。在他看来,“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亏损,小米的投入
小米汽车,还没有走出亏钱卖车的泥沼。
具体来看,小米集团将业务划为“手机*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两大部分。二季度,小米SU7系列总计交付了27307辆新车,平均售价为22.9万元。随着6月小米汽车工厂开启双班生产,以及7月进行产线维护优化,小米汽车单月交付量在6至7月已连续两个月突破1万辆。
然而,小米汽车的毛利率达到15.4%,净亏损收窄至18亿元。以此推算,小米汽车单车亏损超6万元。对比来看,同期小米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为12.1%,集团整体业务毛利率为20.7%。
15.4%,在车企毛利率中处于什么水平?
截至目前,特斯拉二季度整体为18%,汽车毛利率为13.9%;小鹏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4%,汽车毛利率为6.4%;极氪二季度毛利率17.2%,整车毛利率为14.2%。因此,小米汽车的“首份财报”给车圈带来了一点震撼。
那么,小米如何看待这一毛利率?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指出,小米SU7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米汽车规模还比较小,汽车是典型的需要规模经济的行业,未来有信心做大汽车的规模;二是小米第一辆车是纯电轿车,投入成本本身就比较高,消化这部分成本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相信随着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产能的不断挖潜、交付能力的提升,小米汽车的亏损会进一步收窄。
财报显示,预计全年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10万辆目标有望在11月提前达成,并将冲刺2024年全年小米SU7系列新车累计交付12万辆的新目标。
同时,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一直在扩张,已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0个城市,开业汽车销售门店87家。根据卢伟冰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小米汽车将开设220家销售门店,覆盖全国59个城市。
现阶段,理想已经稳住月销量破3万辆以上,销量让其他品牌望尘莫及。零跑和蔚来等众多后起之秀你追我赶。无论是“价格战”的主要发起范围,还是配置更新的范围也都集中在20万区间,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强度相当激烈。
销量,雷军的期望
“人声鼎沸,场面火爆。”
2021年3月,雷军正式官宣造车,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对于家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100亿美元绝对不算是一个小数目。
2024年3月,小米汽车SU7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终于拉开神秘的价格面纱。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本售价24.59万元,MAX版本售价29.99万元。至此,小米汽车正式加入到电动汽车市场竞逐的风暴当中。
从5月15日完成累计交付破万,到6月13日正式突破2万辆,短短2个月的时间,小米SU7交付量快速提升。自7月1日起,小米SU7系列交付进一步加速,锁单后预计交付周期最高可缩短5周。
销量的增长,给予雷军推出新款的勇气。
按照规划,小米集团的发布节奏是三年三款车型——纯电轿车小米SU7(2024年)、纯电SUV(2025年)和增程SUV(2026年)。首款车型小米SU7主打高端市场,为后续车型的推出奠定了品牌基础。接下来的两款车型逐渐转向主流市场,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这样一来,小米汽车则采用了和理想类似的方案——从高端往低端出牌。
在市场中,小米汽车到底有何优势?
首先,生态链全面。从手机到家电,小米的智能生活生态链搭建渐入佳境。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
其次,供应链完整。当前,小米已经投资了50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珠海冠宇、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电池厂商、智能驾驶企业被收入囊中。
最后,技术链强劲。小米SU7整体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研发费用超100亿元。二季度,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开支为人民币29亿元,包括了研发开支、销售及推广开支以及行政开支。
两年前,提起小米造车,可以说被很多人看好。雷军赌上最后一次战绩与声誉的创业,注定小米集团会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