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消息,据“合肥发布”消息透露,11月21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首家全资控股的电池系统工厂——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套高压电池系统。
据悉,该公司是大众安徽整车的核心供应商。目前相关电池包产品已会同整车完成测试定型,于本月正式量产。同时,大众安徽也将于年底正式量产基于MEB平台生产的纯电动车型。
具体来看,此次全新下线的电池系统由多个电芯模组、电芯管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连接条组成。电池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中有96%来自国内的本土化供应。未来,大众安徽还将基于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的标准电芯,在集团内率先投产Cell-to-pack电池包。
从长远来看,大众汽车集团计划生产足够多的电池,以满足自己一半的电池需求,并将其余的电池销售给第三方客户。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整体有望达到1000万辆的规模,这样庞大的市场让大众汽车如何能够放弃。
1984年,上汽大众签约成立,正式拉开大众在华合资序幕。
1991年,一汽大众在长春成立,大众迎来在国内的第二家合资公司。
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大众一直以“南北大众”作为重要据点,持续拓展在华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今,情况开始有所改变。
2017年,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成立,由大众汽车(中国)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共同合资组建,成立之初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分别持股50%。
2020年,大众汽车(中国)收购江淮汽车第一大股东江汽控股50%股份,并将持有江淮大众的股权提升至75%,大众汽车由此获得合资公司控股权,此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5月30日,安徽合肥又迎来了重大投资利好。在“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启动大会上,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生产基地(一期)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亿元人民币,车型上市前研总投入约90.5亿元人民币。
与上海和长春不同,大众在安徽的布局仅针对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技术。毫无疑问,作为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所在地,上海和长春是大众汽车在华的基础,不过在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大众正在建立一个“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