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消息,7月29日,上汽集团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上,上汽集团新任总裁贾健旭透露,全固态电池已经开启了500天投产计划,进入投产倒计时。此前,上汽集团宣布,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的上汽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
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便开始了对固态电池技术的自研。当时,上汽几乎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固态电池研究的企业。此后,上汽与清陶成立联合实验室,目标在于将固态电池技术进行产业化落地。
今年4月,上汽集团在上海正式发布——智己L6智能轿车。根据介绍,该车率先搭载了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这块容量达到133kWh的超大容量电池,能够让智己L6实现超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
同时,得益于智己L6的准900V高压平台,新车可以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让驾乘者体验到10分钟补能400公里的快充效果。在碳化硅飓电机的配合下,四驱车型的零百加速仅需2.74s,极速可达268公里/小时。
按照规划,上汽集团将通过“三步走”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阶产品是半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10%。也就是已经应用于智己L6的“光年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
第二阶段产品是准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5%。通过新的干法电极技术量产和高电压新型正极材料引入,实现新的电池结构,预计搭载于智己及其他纯电、混动车型。
第三阶段产品是全固态产品,产品液含量0%。通过新的负极材料和更加压实的新型电池成型工艺,最终形成整体致密度超98%,液体含量为0的全固态电池。
“工艺和装备的创新是固态电池量产的最大难点。”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表示,全固态电池对制造缺陷零容忍,对制造能力和制造品质的要求也非常高。
一方面,车企押注自研自产电池领域在于降本需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持续向纵深发展,对于零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电气化浪潮席卷市场。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电池,其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