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9月11日,一位德国工程师和电动汽车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大众负责研发的董事会成员Grunitz宣称该公司在纯电动汽车上赚不到钱,并放慢了新纯电动汽车车型的推出速度。”其认为,在新任CEO的领导下,“大众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糟了。”
随后,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复道,像德国的大众汽车和美国的通用汽车这样的传统汽车厂商,如果不尽快转型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事实上,就在上个月,马斯克曾指出,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缓慢。如果不能加快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步伐,传统汽车公司即将迎来他们的“柯达时刻”。就像曾经的胶片行业巨头柯达一样,因为赶不上数字时代的潮流而被淘汰。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
回顾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如今向软件时代迈进的发展历程。毋庸置疑,自动驾驶已成为人类发明汽车以来的一大颠覆性创新。
目前,特斯拉提供两种类型的自动驾驶技术:全自动驾驶(FSD)和AutoPilot。FSD针对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在中国还没有上市,不过有传言说它很快就会到来;AutoPilot则是一种标准的ADAS系统,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驾驶。
然而,伴随着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问世,美国消费者对它的质疑不断。自2016年以来,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已对涉嫌使用自动驾驶等系统的特斯拉进行了30多起特别事故调查,报告了22起造成司机或乘客死亡的事故。
今年2月,一辆2014款特斯拉Model S撞上加州消防部门的消防车,司机当场死亡;今年3月,一辆2022款特斯拉Model Y撞到一名从小车上下来的17岁学生,造成后者重伤;今年7月,因自动驾驶的虚假宣传等问题,特斯拉再次遭到调查。
尽管如此,马斯克仍对自动驾驶十分看好,在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FSD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如果特斯拉实现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很多用户之间共享,车辆利用率将提升5倍,使用价值大幅提升,从而实现车队资产的历史性增值。”马斯克自信的表示,“特斯拉FSD Beta版用户已累计行驶1.9亿英里(约3.06亿公里),未来其安全性将远远超过人类驾驶员,达到10倍的安全性水平。”
现阶段,不仅特斯拉在面临自动驾驶安全性问题,整个市场上都在为此争论不休。即便现在自动驾驶看起来遥遥无期,却没有一个科技巨头愿意放弃这项技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马斯克的二次警告
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一场广泛席卷新能源及燃油车市场的价格战,给所有身处其中的企业带来压力。市场份额的争夺变得更为艰难,造车新势力的资金链也愈发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警告全球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早就直言,“接下来的12个月里,宏观环境依旧充满挑战,可能有很多公司会在未来不久就破产。”
虽然没有点名具体是那些公司或者那些行业,但来自中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极星和美国老家的福特EV、Rivian、Lucid。这些车企被这么明晃晃写在PPT上,究竟是被马斯克当对手,还是认为破产倒闭的就在其中,这不得而知。
具体来看,马斯克的名单中,特斯拉自然不用多说,2022年实现19.2%利润率,具有2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老对手比亚迪更是毫无悬念;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福特新能源和极星虽然没有实现利润的突破,可福特和吉利的含金量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蔚来、小鹏、Rivian、Lucid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创业以来最大的生死考验已经到来。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经超过了487家。2023年,能够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粗略计算,在短短五年时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活下去直接影响因素有两个:毛利和现金流。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是近期遭遇运营危机的几家新势力车企的通病。
拐点中的电动汽车
2017年,300家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纷纷版出现。
2020年,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自主头部车企,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大众、丰田等全球汽车巨头宣布将扩大中国研发话语权,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
2023年,资本市场进入“冷静期”,造车新势力中只有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五家造车企业,能够稳定收获销量。
新旧势力交锋背后,是一个正在巨变的汽车市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成为各大车企践行的标准。
2015年5月,被视作中国的“自动驾驶元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在文件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式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自动驾驶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自此之后,全球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零部件厂商以及谷歌、苹果、百度等科技公司开始投入智能化汽车的研发中来,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快速抢占汽车市场。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全面融合,汽车产业正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中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近一步提升,达到了42.4%。全国已累计开放超过1500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800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达到7000多万公里,部署路侧网联基础设施超过7000套。
下一步,国家政策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在新市场环境下,最需要的是“快”,“快鱼吃慢鱼”比“大鱼吃小鱼”更恰当,汽车企业一定要速度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