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特斯拉回应,状告小米“持股”?

特斯拉回应,状告小米“持股”?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0月10日,特斯拉诉冰零科技侵权案开庭,并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公开回应。原特斯拉研发人员顾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下载了大量特斯拉车辆技术秘密,私下为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涉嫌泄露特斯拉公司的技术秘密。

经调查,特斯拉公司于2022年9月对顾某予以开除处理,同时决定向顾某及冰零科技一并提起诉讼,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资料显示,冰零科技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等。

2023年3月,小米旗下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入股了冰零科技,持股比例为11.86%,股权比重仅次于创始人贾永平,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这也是小米官宣造车以来,投资的又一家汽车产业链公司。

新赌局,小米造车路

2021年3月,雷军正式官宣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对于家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100亿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作为入局时宣称要“未来进入全球前五”的智能领先企业,小米汽车的每个动作总能牵动外界关注的目光。

当前,小米系旗下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以及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个股权投资平台,在汽车产业链上围绕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和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做了大量投资和布局。

冰零科技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至于特斯拉本次起诉是否会对小米造车生产链产生影响,还需等待后续庭审结果。

此外,国内媒体曝光了一张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卫星实拍图。该工厂设有六大车间,分别为压铸车间、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和电池车间。预计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未来年产能可达15万辆。

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技术突破、资本涌入,造车成为投资热点,电动汽车领域更是一片蓝海景象,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纷纷跨界。

在这其中,小米造车,到底有何优势?

首先,生态链完整。从手机到家电,小米的智能生活生态链搭建渐入佳境。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

其次,供应链完整。现阶段,小米已经投资了50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珠海冠宇等电池厂商、智能驾驶企业被收入囊中。

最后,智能化完整。截至2022年年底,小米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投入31亿元,占小米整个研发开支19.38%。共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装置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等400余项专利。

左手握有销售平台,右手伸入智能汽车市场,小米造车看上去,似乎要比国内的很多造车新势力靠谱。

增程式,小米搞混动

过去,没有一家车企能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从行业调研、官宣造车、自动驾驶研发、公司收购、供应商对接、工厂选址、车辆下线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流程,但小米似乎已经走完了流程。

7月14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信息的照片,显示该电池包正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容量为101kWh,电压为726.7V,从上述参数可知,小米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有望支持800V高压快充。

8月23日,距离“在2024年推出量产车”已不到半年时间,小米造车终于传出了好消息。有网友曝光了小米汽车在新疆进行路试的谍照。随后,作为合伙人胡峥楠的一条博文,则为小米汽车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他表示,自己驾驶一辆剩余续航152km的电车,带着三个壮汉在37℃的环境温度下回到85km外的目的地,剩余里程还有90km,百公里能耗仅为8.8度电。

10月2日,小米社招官网页面悄悄上线了几个跟汽车相关的职位。具体来看,此次上线的职位包括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燃油系统工程师、发动机悬置衬套工程师等,其主要目的是打造一套增程系统。

从这些消息看来,小米汽车的增程版车型将有两种可能:一是小米首款汽车的增程版,会在该车纯电版首发之后过一段时间再登场;二是小米的第二款汽车将用上增程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增程式结构简单,技术门槛较低,企业容易快速跟进。和绝大部分竞争对手相比,小米汽车起步较晚。因此,相比油混和插混,增程式无疑对于小米这位“后起之秀”更为友好。

曾几何时,增程式混动车型在不少车企看来是一种“过时”的产品,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增程式电动车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环保,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

不过,在理想汽车严重,增程式混动本身是一种成熟的技术线路,即便它身上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缺点,但只要企业愿意花心思去挖掘这套技术背后的潜力,同样也能够有着不俗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除了理想汽车,另一家主打增程式的便是问界,今年7月,频繁消息爆出问界员工跳槽到小米汽车。这么来看,小米要研发推出增程式汽车似乎早有准备。

无线充,小米软着陆

“车还没有,专利先行”。雷军赌上最后一次战绩与声誉的创业,注定小米集团会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10月10日,小米汽车申请的“充电车及充电方法”专利公布。天眼查App显示,充电车包括电池仓、无线充电装置、自动驾驶系统。

电池仓用于装载电池,无线充电装置用于将电池的电能无线传输给电动车,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充电车行驶到与电动车处于预设的相对位置,在相对位置下,无线充电装置能够将电池的电能无线传输给电动车。本申请提高了电动车充电的自动程度,降低了充电过程的复杂度。

俗话说“科技改变命运”,科技社会,几乎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会摆上一个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如今,无线充电这一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成熟的技术在电动汽车上迎来突破。

202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成为我国首部无线充电领域的规范性文件,为无线充电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了基础支撑。

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方式减少了用户插拔充电枪等操作,极大改善了充电体验。还可以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向电网放电,在夏冬季、节假日等用电高峰时段,提供电力保障。

然而,无线充电在形成规模化之时仍然面临一定困难。

第一,价格昂贵。无线充电道路和充电设备的基础建设成本高,长里程难以覆盖,后期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耗费相当的资源和费用。

第二,标准混乱。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车太多,充电方式和接收装置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统一标准,以确保无线充电兼容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

不可否认,汽车将是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是进入更大数据世界的端口。很显然,电动汽车具有构建车联网的天然优势,成为各大企业的必争之地。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