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7月17日,有车主投稿称,自己正常驾驶车辆前行,却被一辆试图变道的无人驾驶测试车撞到,后无人驾驶测试车“逃逸”离开现场。
随后,无人驾驶车的责任方百度联系爆料媒体表示,“事故就是非常轻微的车辆轮胎处接触,已经第一时间处理了,和司机也达成了一致,不存在逃逸相关的问题。”
然而,百度公关回复的方式却引发了争议,有网友认为,无人驾驶也有远端操作人员负责,没有第一时间和司机交涉,即使按“已经和司机和解”也是亡羊补牢。
无人驾驶:解放双手的最后一站
回顾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再到软件时代迈进的发展历程。毋庸置疑,无人驾驶已成为人类发明汽车以来的一大颠覆性创新。
据中工汽车网不完全统计,整个2022年,国内无人驾驶相关的投资事件有136起,与2021年144起几乎持平。
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零部件厂商以及谷歌、苹果、百度等科技公司开始投入智能化汽车的研发中来,智能汽车正在快速抢占汽车市场。
2010年,谷歌公司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无人驾驶系统,截至2023年,谷歌已经申请和获得了多项相关专利,其无人驾驶汽车于2012年获得牌照上路,总驾驶里程已经超过了48.3万千米。
2021年,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批准了奔驰的L3级无人驾驶系统,意味着奔驰L3级无人驾驶车辆能够上路,甚至能远销海外市场。
2022年,小鹏汽车无人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在科技日上公开智能辅助驾驶路线规划:2022年,主要着力单场景辅助驾驶铺设。2025年之后,小鹏“将向全面无人驾驶进发。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百度智行、autox安途、小马智行等三家企业15辆车获得浦东新区首批发放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无人驾驶:国家政策是利好方向
2015年,被视作中国的“无人驾驶元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在文件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式被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无人驾驶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0年,工信部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提出,到2025年要制修订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
2021年,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颁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相关标准的持续出台,标志着我国无人驾驶标准正在逐渐完善,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重要的先决条件。政策引导下,各地开展特色无人驾驶产业布局。
1、深圳市
2022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定义、市场准入规则、路权、权责认定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2、上海市
2023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正式发布。该规定是我国首部针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上海浦东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迈入无人驾驶新时代。
3、北京市
2023年4月,京雄高速(北京段)已全线覆盖移动5G专网,与集团等合作研发的“车路协同系统”将于今年开通全线应用。京雄高速(北京段)最内侧车道已被预留为“智能网联车专用车道”,未来将支持全路段自动驾驶。京雄高速(北京段)也将成为国内首条5G专网全覆盖和实现全线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
无人驾驶:三大关键上路题难解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驾驶技术无论是面向C端还是B端,要实现规模化量产都需要解决“三大关键”的问题:
1、成本关
无人驾驶依靠大算力的芯片、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及大量的算法迭代,这些都需要很高的成本,推高了无人驾驶的成本,自然需要消费者买单,而消费者享受到的好处还比较初级,不能放开依靠无人驾驶,所以性价比就比较低。
一套L2+的智驾系统成本,传感器、计算单元等硬件成本,加上整合地图采集、算法、数据、标注等人工投入折合成的软件成本,系统总成本约为36500元,这显然在当前国内主流车型上是不能接受的。
2、技术关
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机交互安全是高阶智驾规模化量产的三大安全要素。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是算法,而算法的研发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试错和不断的迭代。其中,包括感知、决策、路径规划、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道路环境中,算法需要考虑诸如路况、天气、人行道、建筑物等多个因素,这就需要算法考虑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从而让车辆能够运行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
3、安全关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功能越来越多,集成度、复杂性增加,安全问题开始凸显,由功能安全引发的无人驾驶事故比例逐渐增多。
在国内,蔚来、理想等品牌也曾发生过辅助驾驶“疑似失灵”的问题。涉及无人驾驶功能的交通事故多次发生,给智能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车企如何界定安全边界,并做好安全与体验友好的平衡对行业来说依然是难题。
不过,即便现在无人驾驶看起来遥遥无期,但没有一个科技巨头愿意放弃这项技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