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车网获悉,11月20日,天眼查App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6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1153万余元,涉及承揽合同纠纷等案件,执行法院为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法院、祁东县人民法院等。
贾跃亭还未回国,刚刚喊完口号的威马沈晖,难道也跑了?
此前,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自9月借口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后,转机直飞美国纽约,留下400亿元的投资和债务以及欠薪的威马员工,跑路了。
彼时,对于沈晖“跑路”的传闻,威马汽车工作人员回应,沈晖出国是在海外寻求新的战略投资人,并推进公司在出海市场的布局。公司并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经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
“借壳上市”计划告破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仿佛按下快进键。蔚来、小鹏、理想、奇点、哪吒、零跑、极氪等400多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市面上高举“烧钱造车”的口号与传统势力杀成一片。
早期,威马汽车还有着“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称号,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获得了包括但不限于百度、腾讯,以及红衫、SIG等明星资本和各路国资的投资,累计募资超410亿元人民币,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趋于饱和,狂热的投机潮水也在慢慢退去,曾经备受瞩目的“明星项目”逐渐成为了资本的弃子。
9月8日,APOLLO智慧出行集团发布公告,考虑到全球市况动荡及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等其他商业因素,终止以20.2亿美元(约148亿人民币)收购威马汽车的协议。
9月10日,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博正式宣布,经过深思熟虑,其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反向收购上市)进程。威马汽车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东,未来将继续支持Apollo出行的发展。
这两份公告的发出,共同宣告了威马汽车“借壳上市”失败。
事实上,面临资金缺口的背景下,威马汽车一直在寻求IPO,并先后三次冲击上市。
2020年9月,威马汽车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却最终不了了之。
2022年6月,根据港交所发布的文件,威马汽车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和中银国际,后续仍旧没有了消息。
2023年1月,Apollo出行将以20.2亿美元(约148亿人民币)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在完成此次收购后,威马汽车方面将持有311亿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68.26%,通过这笔反向收购,威马汽车将实现“借壳上市”。
只不过,多次挣扎上市的威马终究没能如愿。
沈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威马只要还有一口气,还是可以继续应战的。如今最大的挑战,是黎明前的黑暗怎么度过。”
“卖身开心”危急求生
“借壳上市”未果,威马汽车的去留再度成为关注焦点。这时,“白衣骑士”出现了。
9月11日,开心汽车突然宣布已经和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其股东持有的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并购意向书为非约束性质,仍然存在变化的可能性。
或许,提起开心汽车,大家并不熟悉。
2019 年,开心汽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继优信后,中国第二家上市的二手车企业。而后,开心汽车尝试改变赛道,从经销商转变为新能源车企。
2021年,开心汽车开始布局整车制造、研发、销售,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并组建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团队,以及寻找优秀的新能源生产制造公司为并购目标。
那么,开心汽车为何看上了威马?
在收购公告中,开心汽车指出,当前威马拥有温州和黄冈两座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基地,是一家在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整车和电池包制造,线上数字营销,线下销售和服务,汽车金融等全能力的新能源智能整车企业。
整体来看,开心汽车正是看中了其包括工厂、设计、研发在内的完成制造链条。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从产品、技术、服务、品牌等各个层面“从里卷到外”,无缝承接了行业内的价格内卷趋势,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焦虑情绪。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沈晖在微博上甚至用这句话,来形容威马汽车的困境。
新旧势力交锋背后,是一个正在巨变的汽车市场。有句话说得好“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造车企业”。2018年,华尔街日报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已经超过了487家。到了2023年,能够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粗略计算,在短短五年时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汽车产业大变革,车企两级分化愈发严重。淘汰赛开始。在新市场环境下,几经波折的威马汽车能通过与开心汽车的合作找到新路径吗,这一问题的答案将逐渐明晰。
“破产重组”挣扎出海
在劲爆故事不输娱乐圈的汽车圈里,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也从不缺席。
2015年,威马汽车高光开局,创始人沈晖是汽车行业老人,相较一众出身互联网的创业者,显然更具经验优势。
2017年,威马汽车“Always On 无威不智”品牌发布会于上海举行,该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EX5也一并推出。
2019年,威马汽车交付1.68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汽车的2.06万辆。
2022年,威马的销量下滑显著、资金链断裂,根据威马汽车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19—2021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44.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5亿元,三年间共计亏损174亿元。
2023年,“全员停薪留职”、“欠薪搬离总部”、“员工在线讨薪”、“威马服务中心不能提供维修服务”等消息被相继曝出,一度被业内认为威马快不行了。
10月10日,一纸通告彻底击碎了威马的幻梦。威马汽车公开申请破产重整,由上海市第三终极人民法院承办。经查询,威马汽车风险信息一栏共标记了20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冻结股权数额已超过100亿元。
上述消息引发关注后,威马汽车在一份《告知函》中强调,公司仍有挽救价值,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威马汽车并未申请破产,正在进行的是经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
“预重整”和“破产重整”有何区别?
威马汽车解释称,预重整不同于破产重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避免破产,实现重生蜕变。
不得已,在中国市场收缩的局面下,威马汽车开始将目标瞄准海外市场。“出海”以色列、迪拜、土耳其、东南亚等地拿下超万辆订单。
7月25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张新车在港口等待上船的图片并配文“整装待发”。不过,官方并未宣布此次新车出口的具体目的地。一时之间,威马汽车活了的消息登上热搜。
随着出海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威马汽车似乎已经看到了翻盘的曙光,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海外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入市要求愈发苛刻,威马汽车想要靠出海翻盘,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