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1月30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合力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具体来看,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 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按照规划,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客户可享受专属尊享服务,如即插即充、线上预约等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同时,该合资公司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中国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豪华充电体验。目前,该合资公司的成立和运营有待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奔驰,提速“全面电动”
2003年,梅赛德斯-奔驰与北汽集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此,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持续深化本土化布局,已经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华取得长远成功的关键支柱。
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全面电动”战略,并提出了务实的电动化发展图谱:2030年,将在条件允许的市场,提供全面电动化的产品阵容。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其提供了践行“全面电动”战略的舞台。
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财报显示,全年营业额为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为205亿欧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营收273.24亿欧元,共销售新车超过75万辆,同比增长9%,远超其他市场。
2023年,在成都车展期间,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宣布已在中国启动充电功率高达480kW的首批超级充电站建设,全球首家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站将于今年10月落户成都并投入使用。
根据官方介绍,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站具有充电更高效、充电更便捷、充电更惬意三大特点:
首先,充电功率高达480kW,以配备4个充电桩的场站为例,单站总功率可高达600kW,并配备智能功率调度技术,可根据车辆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桩之间功率的动态分配,减少车主充电等候时间。
其次,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网络将同时向其它品牌车辆开放,其中奔驰客户可专享包括充电桩预约、即插即充等一系列专属充电权益及体验。
最后,首批投入使用的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站将毗邻梅赛德斯-奔驰授权经销商店,为车主在充电等候期间提供更舒适惬意的休憩环境。
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的超充站建设计划早已披露。
今年7月,梅赛德斯-奔驰在接入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的同时,也将在北美建立起自建的充电网络,并面向所有品牌开放。
预计到2023年底,奔驰将开放北美首个充电中心,并将配备CCS1和NACS插头。到2030年,奔驰计划在北美、欧洲、中国等核心市场建立超2000个充电中心,1万个充电点。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曾表示,“以多品牌的电动化阵容,为中国客户提供丰富的豪华新能源产品选择。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令人向往的豪华汽车,无论油电,都很奔驰。”
宝马,核心“电力全开”
从“在中国、为中国、为全球”到“家在中国”,宝马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也越来越具象。
数据显示,2022年,宝马集团汽车产品总销量约为239.96万辆,在中国市场共交付约79.2万辆,为宝马集团贡献了33%的销量。2023年,前三季度,BMW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为24.69万辆,同比增长92.6%,占比超13%。
4月17日,宝马“创想未来之夜”隆重举行,力争为中国用户创造全方位的、和谐愉悦的豪华产品和服务体验,坚定地迈向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
发布会现场,宝马带来了亚洲首发的BMW Dee数字概念车和全彩E Ink版BMW Dee数字概念车,以及全球首发的创新纯电动BMW i7 M70L,展示出宝马致力于打造未来人车合一、情感化数字体验的决心和方向。
5月18日,华晨宝马迎来20周年华诞,也是宝马集团与沈阳结缘的第20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华晨宝马公布两件大事:
一、将在沈阳投产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
BMW新世代的意义超越了某款车型,具备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高效电驱和电池系统、全新的循环永续标准,将是宝马全力以赴电动化的中流砥柱。
二、开启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
为了持续发展电动化,华晨宝马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发力。正在建设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于2022年11月签约落地,规划面积达24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其中,研发中心二期项目设有19个新的实验室,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车,近90%的比例,足以看出宝马对电动化的重视。
2023年,宝马正式超级充电站项目启动,大功率充电桩最高支持600千瓦充电功率,超级充电站网络向所有品牌的电动车开放。自今年8月在成都启动超级充电站以来,宝马的超级充电站网络已经覆盖九大城市,预计到2023年底将建设约50个充电站。
截至10月底,已有600家宝马授权经销商配备了充电设施,包括BMW交流充电墙盒和直流充电桩。此外,宝马公共充电网络在全国接入超过58万根充电桩,包括32万根直流快充桩,覆盖320多个城市。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表示,“中国之动向将引领世界的方向。中国是宝马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参与并支持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征程的同路人。”
超充,前景“战局激烈”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能让两大德系死对头联手的也就只有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了。
为什么选择合作?
当前,自建充电网络非常“烧钱”。建设一座A480+5座120kW充电桩的超充站总成本约为112万元,建设一座蔚来二代站需要125万元,还要加上地租、人工等成本等等。
而现阶段,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功率利用率平均只约4%,想要实现盈利需要达到10%—15%。显然,运营方要尽可能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比如对外开放和组团作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不断增长,完善补能体系已成为整个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2023年,前三季度,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3.2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6。
今年以来,多个省市更是提出加快超级充电站建设:广州预计到2024年基本建成“超充之都”,超级快充站约1000座;海南提出建设“超充之岛”,到2023年建成超100座超级快充站,2025年建成超400座超级快充站。
这样庞大的市场,为什么充电桩总是不够?企业又是为何盈利困难?
一方面,充电桩在初期建设需要高昂的资金成本。充电设备是充电桩的主要成本,占比93%。在充电设备中,充电模块是核心和主要成本来源,占比50%。而充电模块最为核心IGBT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造成建设的高额成本。
另一方面,初期充电桩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通过补贴、优惠活动等促进其增量,造成高成本、低收入的运营模式。毛利率不高,充电桩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一边是车主“一桩难求”,一边是企业“有桩没车”。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破局,两大方面不容忽视。
一、破除充电桩进小区难。要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鼓励居住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二、优化充电桩布局。要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拓展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打造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
2025年,在需求和政策双重因素推动下,届时全球充电市场规模预计超过千亿。
不可否认,汽车将是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是进入更大数据世界的端口。充电方式则是推动新能源车联网的天然入口,承载着的除了电流还有信息流和资金流,让与汽车有关内容的数字化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