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热点 今日关注:关于新能源汽车,国新办说了这些……

今日关注:关于新能源汽车,国新办说了这些……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今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欧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和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随着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新阶段,现在在全面市场化拓展方面遇到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推动更好解决?国新办一一解答。

新能源汽车占总量超1/4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充换电网络也在日益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悄然发生变化。

尤其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年销量从2020年的136.7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两年之间增长了4倍,新能源汽车已占到汽车新车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从地域看,受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性、充换电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东北、西北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对滞后,东北三省和西北五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到全国总量的5%,地域上呈现了不均衡的特点。

从车型看,新能源商用车销售增长较乘用车明显迟缓。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仅占商用车总销量的10.2%,这意味着,所有商用车当中新能源的商用车只有十分之一,其中,中重型货车销量占比仅有2.7%。

从城乡市场看,农村市场尚未充分挖掘,2022年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供需两侧入手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辛国斌这样说。

提高购置税减免政策门槛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安排主要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稳字当头。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避免政策断档和急转弯,保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主要还是稳预期,政策也保持了稳定。

二、效率优先。提高税收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税收政策导向不仅注重“量”的扩张,也注重“质”的提升。通过动态提高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技术门槛,并相应改进目录管理措施,更好发挥税收的激励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三、体现公平。重点支持和鼓励大众消费。通过设置减免税额度政策,避免一些高档豪华车占用过多税收优惠资源。

四、协同发力。在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同时,相关部门共同行动,形成政策合力,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每一次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推出都有效地刺激汽车市场上行。

2014年,我国首次实行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并于当年9月1日开始执行,持续到2017年底。该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4万辆,到了下半年这个数字直接变成5.42万辆。翻倍增长的“真金白银”让车企们信心大增。

2017年,由于市场反响强烈,该政策延续至2020年末。2020年3月,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再次被延长两年至2023年年底。

同时,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持续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加大重点领域推广。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编制实施重卡电动化工作方案,加快提升城市公交、物流、出租、环卫、重卡等车型电动化比例;此外,我们还将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支持企业开发更多先进适用车型,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举行的三年内,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从2020年的39.7万辆,到2021年的106.8万辆,再到2022年达到265.98万辆。

政策利好的支持下,众多新能源车企也开始加速布局乡村市场。近日,奇瑞公布下乡优惠举措,旗下QQ冰淇淋下乡推出1000元/台购车补贴优惠,并对快充设备提供优惠。除此之外,比亚迪、长安、零跑等国内汽车企业也开始积极部署。

扩大充电基础设施规模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至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不到10万台增长至521万台,年均增长超过70万台。

特别是2021年以来,“车”“桩”呈同步爆发式增长态势,截至今年5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达到635.6万台。目前,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设施覆盖率超过80%,服务半径与加油站相当。全国6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条件,初步形成“十纵十横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容,意味着无论是汽车生产厂商还是终端消费者,都对充电桩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利益在前,各大企业为解决“充电难”想破头。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式开局,这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来看,这一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